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阿里=淘寶,也就是說,阿里巴巴僅僅只是一家電商企業,但事實并非如此,阿里早就變了,已經成功轉型為一家科技企業。阿里旗下的平頭哥、達摩院以及阿里云,也已經快速成長為芯片領域、AI領域以及云計算領域的頭部企業,科研實力不容小覷。
近日,在云棲大會上,阿里官宣,中國首款自研“云端”CPU——倚天710,成功應用于阿里云數據中心。而關于倚天710芯片,有3個數據很關鍵。
1、5nm
倚天710芯片采用的是ARMv9架構,并且采用了臺積電5nm工藝,在性能和功耗方面的表現出色,能效比很高。其性能超過了業界標準20%,且能效比也提升了50%以上。
眾所周知,芯片的工藝水平越先進,數值越低,和7nm、14nm工藝相比,5nm工藝更先進,且難度更大。在足夠小的面積里,要集成更多的晶體管,并沒有那么簡單。而且倚天710芯片應用在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上,基本都是24小時不間斷運營,為了更好的節約電力成本,工藝越先進,自然就越好,5nm工藝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。
2、600億
個倚天710芯片擁有600億個晶體管數,那么晶體管到底是什么呢?簡單來說,它就是可變電阻,可以用來調節電壓或者電流,也能作為開關或者放大信號。晶體管就像是水閥一樣,可以控制開和關,以及流量多少。因此芯片集成晶體管越多,其運算速度就越快。
3、3.2GHz
倚天710的最高主頻達到了3.2GHz,這是什么水平?鯤鵬920的最高主頻為2.8GHz,很顯然,這對于國產芯片來說已經是一個進步了。盡管主頻只能夠代表CPU性能的一方面,但已經能夠證明倚天710的實力了。
毫無疑問,服務器CPU倚天710是國產芯片的一大進步,且縮小了國產CPU芯片和英特爾、AMD之間的差距。當然,差距依然存在,尤其在芯片架構和芯片代工技術方面,國內科技企業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。
話說回來,除了倚天710大規模應用的好消息外,云棲大會還迎來了全新RISC-V芯片——玄鐵C908,以及平頭哥和嘉楠科技聯合研發的高性能芯片K230。目前,玄鐵系列芯片已經擁有“5大王牌”,累計出貨已經超過25億顆。阿里已經逐漸成為中國芯片產業的引領者。
不可否認,中國芯片產業起步較晚,且被西方企業樹立了重重技術壁壘,但中國科技企業還在繼續努力,并沒有氣餒或放棄,所以我們也要給這些企業更多的信心、耐心和鼓勵,繼續加油吧!
來源:大衛聊科技
溫馨提示:為確保留言的有效性,請您填寫真實的公司名稱和聯系方式